或许,很多家电人已经发现,在中国家电产业成千上万的企业群体中,海尔、美的、格力、海信、方太、老板等厂商之所以业绩好、利润厚,发展一直很健康、可持续。如果用两个字概括,那一定是优秀、卓越。
与此同时,还有一大批的家电厂商之所以表现糟糕,动不动就亏损、下滑、资金链紧张,发展20多年,甚至30年来,总是做不大,更做不强。当然,也饿不吃,只能说按照这个趋势生存下去是没啥大问题,但是企业的品牌和产品,却没有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留下印象、形成认知。
显然,在中国家电行业,优秀企业与糟糕企业背后最大的差距,竟然不只是人和钱的距离,而对于效率的理解,以及对于战略、战术的执行能力。不管转型方向是对是错,优秀企业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快速落地去实践、探索;而糟糕企业首先想到的是,为什么要这么搞,能不能别这么搞,这么搞肯定不行,不如不搞。
壹
最近几年来,笔者通过与不同家电厂商的持续沟通和交流后发现,优秀企业与糟糕企业,或许在技术研发、产品制造,市场营销、营销服务等领域,存在太多的差距。但是真正的差距就在一个关键点上:对于效率的理解,对于时间的认同,对于执行力的把握。
比如说,同样一个活动的方案,从乙方提出来交给甲方,优秀企业往往当天就会有反馈,然后通过二三个回合在短短2-3天内就敲定、马上付诸行动 ;而糟糕的企业,往往会拖个十天半个月才会反馈,而且要不断的催促,最终时间过去一个月后,最好的时机都错过了还没有敲定。
于是,在一线市场上,大家看到的局面,那就是优秀的企业,总是视时间为生命,争分夺秒,背后则是人人都是经营者和决策者,具备自主经营决策的权力与责任,敢于承担责任,知道以效率驱动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总体思路;而糟糕的企业,无视时间的价值,不决策不担责,整个企业的经营决策链条冗长,个个都要听领导,听上面的,一枝笔、一言堂,最终往往错失很多发展和变革的良机。
在这种例子,在中国家电市场最近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,可以说是比比皆是。当年的春兰、新科、乐华,在一线空调市场上是何等的威风;如今却被后者来美的、奥克斯、志高等企业全面取代。为什么会这样?
贰
表面上看,优秀企业与糟糕企业的差距是时间观念和执行能力。实际上,则是隐藏在每家企业背后不同的企业体制和管理制度。在一个人人争当主人翁的企业背后,是一个个人人分享企业发展红利、享受企业壮大成果的激励机制。
一般来说,民营企业的体制机制更为灵活,只要老板敢于放权、授权,企业的整体经营业绩都不会太差。相反,一些国有企业、乡镇集体企业,受到体制和机制的限制,很多人都怕承担责任,却总在抱怨没有权利,又不敢在竞争中勇于担当。
有的时候,却也不完全如此。有的民营企业身上充满着国企的僵化、官僚作风,反而竞争力不如国有企业;而有的国企业身上却充满着民营、私营企业的狼性文化,一直在市场上敢于拼抢和争夺,丝毫不弱于民企。
由此来看,国有还是民营的体制,不是家电企业优秀与糟糕的最大差异。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:即要拥有一个于授权、放权,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对等,责任与收益匹配的机制,才是企业走向优秀的必要保障。
在一个“高效健康”的运营机制下,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优秀者们,往往可以把握时代变革的契机,寻找时代变革的机会点。从而把握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。所以,时间就是生命、效率就是核心、执行力就是成败点,共同成就家电优秀者的破局。
如果说,决策能力的强弱决定企业能做多大,那么决策体系的快慢则决定企业能做多强。往往尊重效率、敬仰效率的企业,最终能收获来自效率的回报和馈赠,获得不错的营收业绩。反之,则只能面临被时代和同行双淘汰的命运!
====
家电圈:中国家电覆盖面广阔、内容专业、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。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、违者必究!
====